宝宝才一岁多的*女士日前到禅医国医馆就诊,说老觉得自己腰部酸痛,腹部有下坠感,走路多或下蹲时更加明显,白带分泌物也比较多。而且最尴尬的是,和老公同房时,老公经常抱怨她的阴道里像“埋”有异物,让人感觉刺痛,非常不舒服。
妇检后,医生发现*女士的子宫发生了脱垂,上述症状都是子宫脱垂引起的,同房时因子宫脱垂到阴道里,所以她的先生明显感到她的阴道有异物。虽然情况不算很严重,但对于只生过一个孩子的年轻女性来说,患上子宫脱垂这种以往多发生在多孕多产的老年妇女身上的妇科病毕竟还是少见了点。*女士是怎么会患上这种病的?经过询问病史得知,原来*女士怀孕时体重增加了40多斤,产后虽然“卸货”了,但整个人还是胖了一大圈。这让爱美的*女士感觉很难受,早早就制订了瘦身计划,还没出月就开始了节食行动,有空就做平板支撑等活动,出了月就一头扎进健身房里,大肆在跑步机、撸铁上挥洒汗水,身材很快就keep回产前的状态了。
哪个辣妈生完宝宝后不想恢复以往的曼妙身材?子宫脱垂和产后瘦身有什么关系?小禅养请来了广东省“十三五中医重点专科”——“禅医中医妇科”学科带头人、享有“送子观音”美誉的邬素珍教授和准妈妈科普一下子宫脱垂的相关知识,提醒产妇产后瘦身需循序渐进、讲究科学的方法,别太心急,别用力过猛,不要重蹈*女士的覆辙。
邬素珍
禅医国医馆坐诊名中医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首批广东省名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
广东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
广东省“十三五”中医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
邬素珍教授介绍说,子宫是女性孕育月经和胎儿的器官,正常的情况下,它位于盆腔内膀胱和直肠之间,呈倒置梨形,它依靠盆底的筋膜、肌肉群和周围的韧带等像弹簧一样将其固定在盆腔内,其中,又以主韧带和肛提肌的支撑最重要。
当某些原因引起盆底肌以及筋膜等损伤和减弱,好比弹簧发生了废弛,无力把子宫稳稳地“吊”在盆腔里,在腹内压增大时,如提重物、爬山、大便、咳嗽等,就会发生子宫脱垂以及阴道壁膨出等情况。打个简单的比方,就是原本“吊”着子宫的弹簧因各种原因发生破损断裂或“松”了,那么子宫就可能发生移位甚至掉落。
哪些原因会让弹簧松了?
1、最常见的原因是子宫“劳损”,子宫是孕育胎儿的“场所”,如孕育巨婴、难产、多孕多产等均有可能造成子宫脱垂,就像我们买菜用的网状尼龙袋,如果装过重的东西或长期反复使用,可导致网状带断裂或失去弹性,尤其是产妇产后应避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如勿担、抬、提重物,长时间蹲着做家务等,同时要注意休息,增加营养;
2、年老体衰,随着年龄增大,女性雌激素水平不断下降,器官组织随之衰老,盆腔底部肌群逐渐失去张力,子宫韧带也出现退化萎缩,可导致子宫脱垂;
3、各类盆腔手术之后也可能会造成子宫脱垂的后遗症;
4、其他一些原因,如先天性盆腔肌群软弱松弛也可以引起子宫脱垂。
现代女性已经很少有多孕多产的,但趋之若鹜的产后瘦身风劲吹,再加上不少产妇觉得西方妇女没有坐月子的习俗一样好好的,认为中国人坐月子是陋习,于是刚刚生完孩子就急于减肥,刚出月子,就做高强度运动,以女汉子自居,又跑又跳的大有人在,悲催的是,有的产妇一段时间后就出现尿失禁、子宫脱垂的症状,难言之隐又不好意思就诊,实在是得不偿失。
子宫脱垂分三度,1度患者是指子宫宫颈口的水平高度要比坐骨棘低,而宫颈和子宫体还都在阴道里面;2度是指子宫颈已经完全脱离阴道,但是部分或者全部的子宫体还在阴道里面,根据其症状可分成轻重二类;3度患者病情严重严重,其子宫、宫颈、全部阴道前壁和一部分阴道后壁全都脱垂出阴道口。
中医是如何看待子宫脱垂的?中国自古有多子多福的观念,一个女性通常育有多个孩子,因此,子宫脱垂在中国历代以来并不少见。中医把子宫脱垂称之为“阴挺”,并认为造成阴挺的原因是由于中气不足,气血亏虚,以致举托无力,脏器下陷。同样的道理,其他的内脏脱垂如胃下垂、肾下垂等也是因中气下陷所致。既然引起子宫脱垂的主要原因是中气不举,气血虚弱,故中医历来在预防保健上非常重视坐月子,坐月子的产妇通常在家中享有最高“待遇”,避风寒,以休息为主,吃的是滋补营养餐,以促进子宫复旧。
对已发生子宫脱垂的妇女,治疗上以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为治则,如补中益气汤化裁就是常用的经典处方。此外,还可以同时使用药膳、膏方、艾灸等内外兼治的疗法。
为预防发生产后子宫脱垂的现象,女性在怀孕和产后还可进行盆底肌肉锻炼,练习时取平卧位,先收紧盆底肌肉,持续2-3秒,然后放松2-3秒,如此可重复练习5-10次,每天坚持练习3次。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强和动作更加熟练,可延长收缩时间可持续达10秒,日常生活中坐位或站立时可随时抽空练习。
邬素珍教授的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