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
比起生孩子,
生产后遗症才是更痛苦的事情
产后的你,
是否也有一些难以启齿的后遗症?
女星Ella就曾自爆尿失禁2年,不敢奔跑,不敢跳跃,不敢用力咳嗽,不敢突然打喷嚏......一不小心,就会“露馅”,裤子湿了一片,生活和社交极度尴尬,做妈妈太不容易!所谓“尿失禁”,由产后的“盆底功能障碍”引起,女性问题非小事,“难言之隐”勿拖延。早检查、早治疗、才能早康复,摆脱尴尬和痛苦。产后“尿失禁”罪魁祸首?
盆底肌松弛未及时进行康复治疗
据调查,国内外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在40%以上,这类疾病多源于妊娠和分娩,或随着年龄增长性激素下降所致。
女性的盆腔内有膀胱、尿道、子宫、阴道及直肠肛管等众多小可爱,盆底肌和筋膜像吊床般支撑着它们,但随着怀孕日程推移,宝宝重量日渐增加,盆底肌“不堪其重”,渐渐松弛失去弹性,再加上大多数产妇没有及时进行康复,或过早搬提重物、长时间便秘等,就有可能导致出现“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是因盆底肌肉、筋膜、韧带等支持结构受损而导致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主要症状有压力性尿失禁(SUI)、盆腔脏器脱垂(POP)、性功能障碍、大便失禁、慢性盆腔痛、排尿困难、便秘等,完全就是性生活的“死对头”,常被提及的子宫脱垂也正是它。
如何告别难言之隐?
先进盆底超声定量评估+针对性的康复治疗
以前,判断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主要通过患者口述症状、妇产科医生以经验判断,并没有准确数据作为依据。
关爱女性健康,近日,医院超声科引入先进的三维超声盆底检测仪及智能软件,并委派科室陈丽敏主治医师前医院深入学习盆底功能检测的先进手段,目前已学成归来,带回盆底肌功能检查的先进技术!
盆底超声检查通过盆底超声探头清晰观察到患者盆底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科学、直观、完整对盆底功能做出测量,实现“定量”评估,可清晰对比盆底肌在康复前后的数据。再辅以盆底康复中心的物理治疗,盆底肌功能将得到改善。
案例
早诊断、早治疗!盆底肌乖乖听话了!
目前,科室已陆续开展近例相关检查,据其中一名患者刘女士描述,这项技术真是女性朋友的“福音”。
今年35岁的刘女士已生育三胎,最小的宝宝接近1岁10个月,在一次偶尔的盆腔炎症检查中,陈丽敏医生发现刘女士奔跑、跳跃会出现漏尿,于是建议患者进行详细的盆底肌功能检查。检查结果最终显示刘女士盆底肌有中度损伤,陈医生建议患者尽快前往医院产科盆底康复中心进行治疗。
检查中的陈丽敏医生
一个疗程的康复治疗后,刘女士表示:“漏尿的情况基本没有了,性生活也更加和谐,看来真的很有效。”刘女士甚至把姐妹、朋友全部介绍了过来。
陈医生复查患者盆底肌功能,发现尿道口内未见明显扩张,肌肉也较之前紧实了。为配合治疗,刘女士最近也重拾健身,并将继续进行一个盆底康复疗程,彻底改善盆底肌功能。
盆底超声检查:无创伤、无电离辐射,安全准确
据了解,盆底超声检查这项技术无电离辐射、无创、可近距离、实时动态多切面显示盆底结构及功能状态,为临床盆底康复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通过早发现、早治疗,持续为盆底肌肉的检测作出评估。超声科盆底功能检查
超声科盆底功能检查项目包含:
1.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早期筛查;2.压力性尿失禁的评估;3.盆腔脏器脱垂的观察和评估;4.盆底康复疗效的评估;5.盆底修复术前、术后评估;6.肛提肌损伤的评估;7.肛门括约肌损伤评估;8.会阴体损伤评估;9.腹直肌分离评估;10.耻骨分离评估;11.尿道壁结石,阴道壁囊肿,前庭大腺囊肿或盆底感染、脓肿、血肿等检查;12.尿道,阴道异物检查等。适合人群:1.产后42天产妇及围绝经期女性;
2.疑似患有盆底功能障碍的女性(如有漏尿、性交痛、子宫脱垂等症状)
检查:
注意事项——检查前排空大、小便,避开经期;
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