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汤是一张临床常用方,出自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与《医学发明》也有论及,原文不赘述,本文从脉象谈谈笔者的体会。
首先要说的是补中益气汤的主治范围,东垣用于饮食劳倦,阴火上乘,此方遵“劳者温之,损者温之”之旨,补其中,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即甘温除大热。然而,阴火之说,笔者体会不多理解不深,仅限于认识到这种发热属虚,不是火热炽盛,不可苦寒直折;不是阴虚火旺,不可滋阴降火;不是虚阳浮越,不可引火归原;也不大像“火郁发之”之治。对补中益气汤,笔者时常用于气虚下陷的各种病证,如胃下垂、子宫脱垂、直肠脱出等各种脏器下垂,该方用于此类疾病,属气虚下陷的证型,是经得起检验和重复的。但是要清醒地认识到,并不是所有西医诊断的脏器下垂,都是中医学的气虚下陷,不能把脏器下垂想当然地等同于气虚下陷、升举无力,脏器下垂只是一个结果和现象,气虚不举是病机,但却只是众多因素的其中之一。
笔者在年10月15日的笔记中,记录了这样一个例子:某妇,西医诊断为胃下垂,证见胃胀、打嗝,辨为中焦寒热错杂,脾胃升降紊乱,予半夏泻心汤加厚朴,服之疗效颇好。后患者听人说胃下垂要服补中益气汤升提胃脏,想当然地认为陷者举之,孰料服后病反加剧,再服半夏泻心汤方愈。
体会:中医学中的陷者举之,是指病机上的气虚下陷,而不是证侯表现上的下垂、坠陷等,若证候表现为下陷,但病机为实,不可用升补法。
可见,补中益气汤之治气虚下陷是指病机而言,不是证候表现,其辨证眼目是脉象,这是人体气化升降出人最直接和最真实的反映,在此病机和脉象下,其主治范围远远不止各种脏器下垂,表里、内外、上下,脏腑、形体、官窍,各种病证都有用到补中益气汤的可能,但未必一定会出现少气懒言、神疲乏力等典型气虚见证,反之,即使出现少气懒言、神疲乏力等症,但脉若不虚,也未必可用补中益气汤。
笔者对补中益气汤的用法主要遵从脉象,认为症状表现可以纷繁多变,脉象却有一定之体。
补中益气汤的脉象要注意以下几点
1.脉弱
李东垣在《内外伤辨惑论》提到“脉洪大”,在《脾胃论》提到“脉洪”,在《医学发明》也提到“脉洪大”“脉洪”,补中益气汤在东垣诸书中,以治饮食劳倦、阴火上冲为主,脉“洪”应是阴火的表现,“洪”虽滔滔满指,但来盛去衰,内伤虚损已见端倪。至于大脉,笔者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体会不深,后来某日,在思考弦脉时,突然想到,所谓大,是大而无制,气失内敛,表现在脉象上脉体边界模糊不清,脉体显得大而散,这一点对比边界清晰的弦脉就比较容易理解。弦脉如长竿,如琴弦,脉体管整的边界在指下非常容易触及;大脉则相反,脉气散漫无形,推揉找寻,没有脉道管壁的清晰界限。弦脉主气郁于内,大脉则主气散于外,故大则病进,大则气虚。然而,以上只是理论上的探讨,笔者说过,对阴火的机理并不十分明了,对补中益气汤更多的是用于气虚下陷的病证,因此,如何在“脉洪”或“脉洪大”的脉象下运用补中益气汤并无太多体会,笔者所遵循的脉象是脉弱,按之力不足,寻之不满位。
2、寸脉弱于关、尺
寸、关、尺的脉气体现了元气的升降运动,也是元气在上、中、下位置的分布状态。补中益气汤升阳举陷,从气机运动看,是气陷于下;从元气分布对比看,相对来说是下实上虚,所以应以寸脉弱于关、尺为是,反之,关、尺脉弱于寸脉,尤其是尺脉微弱,则要慎用补中益气汤。
门纯德先生曾言,补中益气汤并非所有气虚证都适合,尤其是尺脉弱者尤不宜。补中益气汤升举中气;尺脉弱乃肾气不足,根本虚弱,蒸腾无力,中气虽见虚状,本非中虚,实乃下焦动气不足,此时用补中益气汤升散,非但治不得法,反会更虚其下。”
年11月14日,一女患者来诊,该患者56岁,长期在我处诊治,知其素体肾阳不足,平时畏寒,易外感,脉长期沉弱。近日听人推荐,自购补中益气丸服用以增强免疫力,结果不但没有振奋精神,反更出现气虚乏力,腰痛,小腹坠胀,小便便意频繁却湟出甚少等症,我嘱其停服补中益气九,未予处方。2天诸症消失。听患者讲述,她还好心地把补中益气丸介绍给另一人服用。我没亲见此患者,也不清楚舌脉如何,听转述,该患者女,80岁,不知何故,长期服用清热利湿药,经服补中益气丸后,竞也出现气虚腰痛等上述相同情况。
《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日:“此为清阳下陷者言之,非为下虚而清阳不升者言之也。倘人之两尺虚微者,或者肾中水竭,或者命门火衰,若再一升提,则如大木将摇而拔其本也。”至诚之言也。
3、右脉弱于左脉
笔者强调右脉弱于左脉,首先是源于临床所见。
(编者按:《内外伤辨惑论·辨脉》言:“古人以脉上辨内外伤于人迎气口...外感风寒,皆有余之证,是从前客邪来也,其病必见于左手,左手主表,乃行阳二十五度。内伤饮食及饮食不节,劳役所伤,皆不足之病,必见于右手,右手主里,乃行阴二十五度。"后世景岳等医家对此左右辨脉之法也有不同意见,但左右脉力不等确实是临床常见现象,现代东垣学说研究专家高建忠先生也指出“在临床上,遇到左右手脉不等大,如左手脉大于右手脉,首先考虑是否外感:右手脉大于左手脉,首先考虑是否内伤。”)
何某,女,60岁。病眩晕眼花,于年9月10日初诊,予天麻、半夏、泽泻、石决明、菊花、白芷、蒺藜等,3剂,无效。
9月14日二诊:从瘀血论治,予桂枝茯苓丸加天麻、蒺藜、川芎等,3剂,仍无效。
9月17日三诊:细诊其脉,右关尺尚可,但寸部不满,重按无力;左关脉沉,但滑有力,略数。以脉论之,脾虚下陷,兼肝热郁冲,清气虚而不升,痰热郁而上逆,眩晕是两者共同所致,看似升降相反,但确实同时存在。
处方:*芪30g,*参10g,白术20g,茯苓20g,天麻20g,刺蒺藜20g,升麻6g,柴胡6g,当归10g,川芎6g,半夏9g,3剂。
9月21日四诊:述眩晕十去八九,续进。
印象较深的还有一例,也是眩晕,右脉沉弱,寸部不满,左脉弦略数,先予补中益气汤不效,复予天麻钩藤饮仍不效,后来两方合用而愈。这例病案似乎还在上述病例之前,从那时起,我便开始留意这种病机升降相反的情况,发现并不少见。临床证候复杂多变.寒热可以兼见,升降可以并存,实事求是,观其脉证,解放思想放开手脚,可从中进一步认识补中益气汤的脉象。
李东垣著作中,几处妙论补中益气汤,均引用了《素问·经脉别论》这段名言:“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众所周知,这段话论述的是人体内津液生成、转输、敷布、排泄的过程,李东垣却把它作为升阳举陷的补中益气汤的理论指导,很有意思,也值得深究。
我们知道,气为津血之帅,津液的运行是以气化为导向,经文本论津液运行,实应看到背后的气化推动,所以我们看到的是:首先,胃气散津。这里再次强调,胃不只是主通降、传化物,相反,胃最主要的和最首要的功能是作为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散气溢津,并上输于脾,故胃以升散为前提,否则后续的脾散精,肺通调都无从谈起。所以,东垣说:“脾胃一虚,肺气先绝……胃中清气在下,必加升麻、柴胡以引之,引*芪、甘草甘温之气味上升,能补卫气之散解,而实其表也。”这和我们以为的升麻升脾气、柴胡升肝气不同,整个补中益气汤的理论,说的都是胃散溢津气,上达于脾,再上归于肺,阐述的是胃、脾、肺的上行气化,胃、脾、肺脉气应于右,气化上行如何,则宜寸、关、尺上下对比。
所以,笔者的看法是,补中益气汤的脉应是右寸脉虚,弱于关、尺。
I版权声明
作者/曹毅,编辑/袁韬。
本文摘录于《医门初窥2》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