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3月28日是中国便秘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不断发生变化,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各种压力的骤增,也让我国越来越多人出现一个慢性病——便秘。3月28日下午,为了提高群众对便秘的认知,了解慢性便秘等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危害,提高知晓率和就诊率,医院组织开展“中国便秘日”线上科普活动。该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潘淑波以《畅通无阻,轻松生活》为主题开展科普活动,吸引近位市民观看,余人点赞。
潘淑波首先介绍了便秘的基本知识,她介绍,便秘的主要表现是排便次数减少和排便困难,许多患者的排便次数每周少于3次,严重者长达2~4周才排便一次。有的患者可突出地表现为排便困难,排便时间可长达30分钟以上,或每日排便多次,但排出困难。
随后她对引起便秘的原因、解决便秘的方法以及如何预防便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长期便秘会出现并发症如痔疮、粪块嵌塞、大便失禁、直肠脱垂、肠扭结等;相关疾病包括胃肠功能紊乱,引发心脑血管疾病,诱发结肠癌、乳腺疾病、肝性脑病等,且与老年痴呆有关。”潘淑波介绍,饮食结构不合理,缺乏运动,生活起居无规律,排便习惯不良,节食减肥,滥用药物或保健品以及情志失调都是引起便秘的不良生活习惯。
潘淑波提醒,不要抑制便意,应根据日常生活指定规律的排便计划。对功能性便秘的饮食建议主要在于膳食纤维的添加和饮水建议,加强体育锻炼,必要时还可以结合腹部按摩。儿童便秘时,注意饮食调节,补充水分和膳食纤维。让儿童学习吹气球能够帮助他们增加腹压,协助更好的排便。饮食上,她建议市民减少高脂饮食、高糖饮食、辛辣刺激食物、各种干燥类食物的摄入,吃动平衡,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养成靠谱的排便习惯。拒绝便秘,让自己便得通畅,便得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