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脱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便总有拉不干净的感觉可能和这4个原因有 [复制链接]

1#

经常听见有人说:早上起床之后排宿便,可以有效清除肠胃中的*素与垃圾。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的宿便不能够及时清理干净,长期储存在身体内,就会对全身器官以及细胞组织,为身体健康埋下安全隐患。

但在医学上,并没有宿便这一词语,随便这一种说法,这只是来自于商家的宣传口号,因为这样说可以更好的推销自己的产品,获取更高的利益。

一般正常人,排便情况在一天1~3次即可,每周的排便次数保持在3次以上,这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用太过担心。

但是也有些人,在上厕所时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总觉得自己的大便没有排干净,而且很长时间内也解决不出来。

我们首先从排便行为来解析:

“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是大家常态,但是身体并不是“无底洞”,不能承受源源不断各种食物。

过多食物进入胃部,经过消化吸收后,余残渣滞留在肠道中,等到积蓄到一定程度,直肠会发生剧烈收缩,向大脑发出信号:于是就有排便的感觉。

一般排便情况,食物残余排出后,直肠收缩频率减缓,“排便”信号减弱,大脑会给出“排便完成”指令,此环节就此结束。

如果是蹲厕所时间太长,会加剧直肠刺激,导致其向大脑持续不断发出“排便”信号;此外,大家排便过程中,往往是“半折”姿态,腹部受力,长时间采用此类姿势蹲厕所,会导致直肠粘膜松弛、垂落,就会导致大脑误以为肠道中仍有粪便残留。

正常情况下,起身后,直肠粘膜会自动归位,“没拉完”感觉一会消失;但是,如果这种感觉一直持续,就要引起注意了,医院进行检查。

可能和这4个原因有关,不妨了解一下

——痔疮

一旦身体患有痔疮就会出现排便不干净情况,有句话说的是“十人九痔”,痔疮是现在很常见的肛门疾病,如果有严重的便秘或者长时间的坐着不动,很容易长痔疮。

痔疮是因为肛门周围的静脉曲张造成的,因为痔疮的原因就会导致排便困难,甚至是有种排不干净的感觉。

——肛窦发炎

一直有排便的感觉或者是排便后总感觉没有排干净,因为炎症刺激,会出现总是想要排便的感觉,但是又很难排出来,会出现排便困难的情况,或者是能够排出便,等到排完便,还总会感觉大便没有被排干净,感觉还想要排便的感觉。

如果感觉到大便排不净,也有一定概率是受到慢性肠炎影响引起,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节奏不断加快,需要面对持续增大的各方面压力,平时的饮食不注重,无法保持饮食规律和健康,长时间如此就会导致胃肠道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常见的慢性肠炎。

当受到慢性肠炎的病症影响,就容易在排便过程中出现排不净的感觉,主要是由于感染了肠道后,会慢慢衰退它的原有功能。在慢性肠炎的影响下,排便时会出现不成形现象,也会感觉到腹部的胀痛,大便经常感觉排不干净,建议寻求医生的帮助。

——肠道内存在肿块

在坚持了很长时间后,仍然感觉到有便意想要排出,但是蹲下来又排不了多少,这可能是肠道内出现的肿块,给肠道造成了刺激及压,导致肠产生便后仍然有便意的情况,导致还有余便的感觉。

在平时排便时,发现大便当中带有血丝更应该引起重视,很可能是直肠疾病所引起来的,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

——蹲厕所时间过长

现在很多人有蹲厕所玩手机的习惯,长时间的蹲着就会导致大量的粪便堆积在的肠道里,会刺激直肠,产生一些神经信号,出现粪便没有排干净的感觉。

如果在小便的时候蹲得太久,会刺激到膀胱器官,使膀胱神经刺激大脑,大脑就会发出上厕所的信号。

上厕所的时候会增加腹部的压力,蹲着会对直肠产生压力,长时间这样就会导致直肠黏膜感觉松弛或下垂,给人一种排便不干净的信号反应。

但是当站起来的时候,直肠黏膜会回到相应的位置,那种感觉会自行消失,这下你知道了吧,建议不要长时间的蹲厕所,尽量不要带手机蹲厕所。

怎样使大便保持正常?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一般都是在早晨起床后进行排便,及时把体内的垃圾和*素排出体外,可以在早上起来喝杯温开水,能够更好的滋润肠道,使人体的生理反射得到刺激,从而发生便意,早起喝一杯温水,养成良好的习惯,会使不良的排便习惯得到改变,有时候身体出现便意的时候,人为控制不去排便,一般会使生理性的排便反射到了破坏,也会有些人选择排便的时候玩手机,导致排便时间增长,长期这样很容易诱发痔疮。

适当地参加一些运动:

对于长期上班的人需要长时间的坐着,肠胃功能会受到影响,特别是不喜欢运动的人,吃完饭喜欢久坐或者躺着的人群,患有肠道疾病的风险就会增加,和经常运动的人群要概率要高很多。

建议在吃完饭后休息半小时,再去散步这样能够使消化有序进行得到保障,使身体多余的脂肪被燃烧和代谢,对于身体有很大好处,但不要吃晚饭的时候就立即运动,会出现消化不良以及恶心,反酸的现象发生,造成身体不适。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