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求职招聘交流QQ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719.html妈妈生完宝宝后,身体消耗了大量能量,要恢复到孕前的身体状态,产后的饮食和锻炼是非常关键的。
由于妈妈产后气血亏虚,脾胃运化能力差,同时还要哺乳宝宝,所以在饮食上,不仅要补气养血,还要满足哺乳需要。另外,适当的锻炼,能让机体更好地恢复。
那么,妈妈产后具体怎么吃,以及如何锻炼促进身体恢复呢?
产后膳食,这样吃
在产后42天身体恢复的时间内,膳食要坚持的原则是营养均衡,保证食物多样性。
每日营养搭配参考下图:
图源
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网站
相较于一般成年人的每日膳食需求,月子期和哺乳期膳食多了约有20%热量。这20%多的热量最好摄入鱼、肉、蛋、海产品,满足自身营养的同时,也能给宝宝充分的营养素。另外,食物多样性也能防止产后便秘的发生。
在膳食原则下,每日三餐吃到七分饱即可,每顿正餐2小时后可以加1顿小餐,一天可加2-3顿小餐,不仅能满足营养,也能避免一顿摄入过多能量。
此外,根据产后的不同时间段,每段时间都有其饮食特点(在满足膳食原则下),下面一起看看。
1.产后第1周
刚生产完,妈妈流失了大量血液和水分,导致身体比较虚弱,口干的情况也比较明显,还没什么胃口。
因此产后第1周的饮食应该以清淡为主,重在开胃而不是滋补,产后的3天内最好吃些流食、软质的食物(推荐小米粥、炖蛋等),每天要有充足的水分摄入,这样也有利于恶露排出。当食欲开始恢复,可以慢慢从流食向半流质食物过渡(粥、汤面、馄饨等),然后转为正常饮食。
2.产后第2周
此时妈妈的胃口有所好转,子宫、盆腔也开始收缩,体能开始慢慢恢复。为了帮助妈妈养肝、补肾、健脾,促进新陈代谢,本周饮食应以补气养血为主。正餐或加餐应该加入补气血的食物,如山药、红糖、大枣、南瓜、花生等。
另外,莲藕虽然性凉,但产后不忌藕,这时吃莲藕可以清除妈妈腹内积存的瘀血,还能促进食欲和乳汁分泌。
小艾再推荐一道薯蓣饮,可以更好地帮助妈妈补气血,对于脾胃虚弱、虚热、咳喘、气虚自汗、心慌、小便多、腹泻等情况都适用。
一味薯蓣饮
食材:鲜怀山药克
做法:怀山药洗净、切片,加约毫升水,用大火煮沸,再转小火煮15分钟。可以作为加餐每天喝2碗,连喝3天左右。
3.产后第3周
产后不久妈妈的母乳不多,但当妈妈气血恢复,脾胃运化开了,乳汁也就分泌得多了。如果遇到母乳不足的情况,除了多让宝宝吸吮乳房以外,也可以借助饮食来通乳。饮食中可以添加乌骨鸡汤(公鸡为佳)、丝瓜、鲫鱼、猪蹄、*豆、*花菜、核桃仁、芝麻等。
下面,小艾推荐一道汤给新手妈妈们通乳。
虾仁豆腐汤
食材:鲜虾克、豆腐1块、鸡蛋1个、葱花和盐适量
做法:鲜虾洗净、剥壳,并去除虾线;豆腐洗净、切块,鸡蛋打匀;虾仁、豆腐冷水下锅,烧开后转小火倒入鸡蛋液,煮成蛋花;最后加入适量盐和葱花。
总之,妈妈整个月子期、哺乳期的饮食都应该以“营养均衡,保证食物多样性”为原则,主要以清淡为主,同时要补充气血,满足哺乳需求。
每天要吃够温性、平性的蔬菜、水果,如卷心菜、土豆、木耳、苹果、桃子等(忌寒凉,如香蕉、西瓜、猕猴桃、芹菜、冬瓜、茭白等,但不忌藕),水果以蒸煮的方式进食为佳,以满足身体营养,还能有效防止产后便秘。
饮食要忌油腻、生冷、不消化、酸涩、刺激的食物,浓茶、浓咖啡也要少喝或不喝。
明白了怎么吃,下面看看怎么锻炼。
盆底肌锻炼很重要
产后经常适当地锻炼,更利于产后恢复。
·一般来说,产后几个小时,妈妈就可以下床活动,这样不仅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还能促进胃肠道蠕动、排气、排便以及恶露的排出,还能增强盆底韧带,减少子宫脱垂情况的发生;
·产后2天可以开始做些产后保健操;
·产后42天-3个月,是产后康复的*金期,如果子宫、伤口恢复好了,没有明显疼痛,应该在此阶段进行盆底肌锻炼。
什么是盆底肌?
盆底肌是指封闭骨盆底的肌肉群,它就像一张吊网,把膀胱、阴道、子宫、尿道、直肠等器官都稳稳托住,能维持它们的正常位置,行使它们的正常功能。
由于怀孕时的激素及胎儿压迫作用,加上生产时过度撑拉,容易让这些肌肉筋膜变得松弛无力。
盆底肌松弛就会出现咳嗽、打喷嚏出现漏尿、尿急憋不住等情况,产后妈妈出门在外时极有可能会出现这些尴尬。
而盆底肌训练,可以帮助强化在孕期和分娩时被拉伸和延展的盆底肌,起到预防盆底脱垂,改善大小便失禁问题和性功能的作用。
盆底肌训练具体动作如下:
①筋膜腹式呼吸
·坐在瑜伽球或椅子上,膝盖要与髋关节在同一直线,小腿与大腿角度呈90°,后背稍前倾;
图源
央视网
·吸气时,腹部向外鼓起,停留3秒再呼气;呼气时,腹部向内收紧,停留3秒再吸气,此时体会盆底肌有无向上提拉的感觉,有提拉感觉的为佳,才能真正锻炼到盆底肌。
图源
央视网
一个呼吸为一组,每组做5-10次,每天做2-3组。
②卧位夹球
·平躺在瑜伽垫上,屈髋、屈膝,两膝夹住瑜伽小球或瑜伽砖,配合腹式呼吸做盆底肌训练;
图源
央视网
·吸气时,腹部向外鼓起,停留3秒再呼气,此时放松瑜伽球;呼气时,腹部向内收紧,腹部收一半时夹紧瑜伽球,此时感受盆底肌像拉拉链一样,一节一节向上提拉,停留3秒再吸气。
图源
央视网
一个呼吸为一组,每组做5-10次,每天做2-3组。
③卧位骨盆钟摆运动
想象骨盆为一个钟表,肚脐位置为12点,耻骨联合位置为6点,左边髂骨为3点,右边髂骨为9点,然后做骨盆钟摆运动:
平躺在瑜伽垫上,屈髋、屈膝,先是肚脐处向后倾,其次左边髂骨向后倾,然后耻骨联合处向后倾,最后右边髂骨向后倾。
一个循环每天做3-5次,顺时针做完,做逆时针,两个方向相隔着做,整个过程自然呼吸即可。
图源
央视网
做完后,侧着身体起来,如果直着身体起来,对腹压、盆底肌、腹直肌分离都会有些不利的影响。
④弓步起立
·摆好弓步,尽量压低一些,会有盆底肌牵拉的感觉;
·吸气做弓步,放松盆底肌;呼气,慢慢起来,收拉盆底肌。
图源
央视网
左右脚交替做弓步起立,每组做5-10次,每天做2-3组。
在这4个训练中,要主动收缩盆底肌,这样才能有效锻炼到盆底肌,更好地增强它的功效。
希望妈妈们在这段时间,坚持营养全面的饮食和适当的锻炼,能够尽早恢复健康的身体,带娃的精力也能更充沛~(还想了解什么话题,可以在本文留言告诉我们哦~)
分享、点赞、在看、收藏4连击,
后续新文章才会及时被你看到,
我们可不想错过任何一个关心你的机会。
----------------------------------------------
↓分享健康,是一种善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