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白癜风天津哪家医院好 http://m.39.net/pf/a_4618889.html生完孩子之后,本来想要轻松开启“辣妈”生活,却不想各种烦恼随之而来——漏尿、大肚腩、阴道松弛,甚至还出现了子宫脱垂...
于是根据网上的教程开始居家产后康复训练,但连续练了两三个月,情况依旧没有好转,就觉得自己没救了,破罐子破摔不再想着进行康复治疗......
别急!姐妹们,事情并不是你想的那样!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慢慢了解清楚吧~
为什么会发生盆腔脏器脱垂?
女性的盆底肌,像吊床一样承托和支撑着膀胱、尿道、子宫、直肠等盆腔脏器,除了使这些脏器维持正常的解剖位置以外,还参与了控制排尿、控制排便、维持阴道的紧致度等多项生理活动。
图源网络,侵删
在盆底康复中有一个名为“干船坞学说”的理论——
在一个船坞中,我们的盆腔脏器,就是停泊在此处的“船”;牵拉其的“缆绳”就是我们的筋膜、韧带;而负责承托起船只的“水”,就是我们的盆底肌。
图源网络,侵删
“水位”正常,“船”浮在水面上,保持正常位置时“缆绳”基本不需要用什么力。
但是当盆底肌受损,“水位”下降,“船”为了继续保持正常位置,“缆绳”就需要承担固定“船”的力量。长期以往腹压的增加,再加上地心引力等影响,盆底肌的支撑力越来越弱,“缆绳”就会受损甚至断裂,导致“船”的位置下沉——出现盆腔脏器脱垂。
大部分人发生盆腔脏器脱垂于妊娠分娩有关。孕期随着胎儿的增大、子宫重量的增加,导致腹腔压力增大、再加上激素水平的变化,都会加重盆底组织的负担,而分娩过程中,盆底筋膜、韧带和肌肉因为过度牵拉而失去弹性,影响功能。如果产后进行负重或负压增加的运动,更会影响盆底组织张力的恢复。
除此之外,随着年龄的增长,雌激素水平的下降,也会导致盆底组织支持结构的萎缩,进而出现盆底组织松弛、盆底脏器脱垂。
产后盆腔脏器脱垂的“猪队友”
产后盆腔脏器脱垂是轻度的,应早发现、早干预、早进行康复训练,避免加重导致中、重度脱垂。但有些产后妈妈做了康复训练还是没有康复,那么,脏器脱垂的恢复进度很有可能被以下因素干扰:
1
肥胖
由于孕期营养的补充,很多妈妈产后都会出现肥胖的情况,尤其是腹型肥胖,会导致腹压升高,加重盆底肌的损伤,再加上腹直肌分离未恢复,腹部力量薄弱,导致盆腔力学的改变,使盆底肌承受的压力增加,引起损伤。
2
慢性腹压增高
日常生活中,长期慢性咳嗽、打喷嚏、便秘、抱小孩、提重物、从事重体力劳动及增加腹压的运动等,都会导致慢性腹压增高,损伤盆底肌。
3
盆底肌薄弱
盆底肌像一张“吊床”一样,托承住子宫、膀胱、阴道、直肠等盆腔脏器,如果盆底肌受损,肌力薄弱,就会导致盆腔脏器脱垂。因此,产后恢复盆底肌至关重要!
图源网络,侵删
建议产后30医院进行盆底肌力评估,根据盆底肌受损情况制定盆底肌康复方案,通过电磁刺激、生物反馈训练等,辅助凯格尔运动帮助盆底肌恢复,加强盆底肌肌力。
4
骨盆倾斜
盆底肌是附着在骨盆上的,骨盆不正,盆底肌的力学就会发生改变,影响了盆底支撑脏器的功能,导致脱垂、膨出。
温馨提示各位妈妈们,产后一定要及时进行康复治疗,如果出现盆腔脏器脱垂、膨出的情况,应及时就医治疗,不要拖延,避免症状加重,影响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