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肛,也叫直肠脱垂,是指直肠向下移位而脱垂于肛门外的一种慢性疾病,多见于小儿、老人及体弱营养不良的重体力劳动的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其临床表现为肛内肿物脱垂,肛门失禁,黏液流出及皮肤瘙痒等。
典型症状
(一)肛内肿物脱垂
初发时表现为排便时肛门肿物脱出,便后可自行还纳。以后肿物脱出渐频,体积增大,便后需用手托入肛门内,伴有排便不尽和下坠感。常在咳嗽、用力,甚至站立时亦可脱出。
(二)肛门失禁
直肠反复脱垂损伤肛门括约肌,出现肛门失禁,控制不住大便。
(三)黏液流出
由于反复脱垂出现复位困难,暴露时间长受刺激增多,黏液自肛门流出。
(四)皮肤瘙痒
因黏液分泌物增多,粪便反复污染可继发肛门部皮肤病变。
治疗
西医无特殊有效的药物治疗。在儿童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可在5岁前自愈,故以保守治疗为主。而成年人完全性直肠脱垂较严重,应以手术治疗为主。平时练习提肛运动,每日两次,每次连续放松、紧缩肛门20~30次,有增强肛门括约肌功能,对预防直肠脱垂及肛门松弛有积极作用。
中医治疗病案分享
曾治一妇人,78岁。患者下肢关节因风湿病变导致关节肿大变性,长期卧床,自觉呼吸微弱,常觉短气,伴精神萎靡,食欲差,二便常觉下坠,而大便尤甚。乃误认为大便不通,虚坐努责,肛中忽坠下一物,其形如桃,不能回纳,肛周时常瘙痒,伴有黏液流出,苦不堪言。医院治疗,考虑患者年龄偏大,暂不考虑手术治疗,遂求治于我处。舌体胖嫩,苔薄白,质润,脉弱,尺部尤甚。考虑患者年老体弱,长期卧床,腰困如折,辨证为胸中大气下陷,处方如下:
生*芪45g山萸肉30g红参10g(打小块先吞)桔梗6g升麻6g柴胡6g肉桂10(后下)菟丝子30g补骨脂30g淫羊藿30g生姜5片大枣6枚核桃4枚(打)7剂
并嘱患者家属服药期间用陈艾条强灸百会穴、神阙、气海等穴以升阳提陷。
患者家属来告服完药后,肿物回纳,其物全消,呼吸如常,精神爽朗,肛周无瘙痒,腰部仍困。处方如下:
生*芪45g山萸肉30g红参10g(打小块先吞)桔梗6g升麻6g柴胡6g菟丝子60g补骨脂60g淫羊藿60g生姜5片大枣6枚核桃6枚(打)7剂
服完药后,患者精神爽朗,饮食增加,二便正常。嘱患者继续调养一月,以资巩固,并时常练习提肛运动,以增强肛门括约肌功能。
《内经》曰:下者举之。徐之才曰:涩可去脱。皆治脱肛之法也。故古人之治此者,多用参、芪、归、术、川芎、甘草、升麻之类以升之补之,或兼用北五味、乌梅之类以固之涩之,仍外用熏洗收涩之药,则无有不愈。
郑钦安《医学全书》:“阳虚之脱肛者,由元气衰极,不能约束也,其人必困倦无神,渴必饮热,阴象全见,法宜温中。······附子理中汤加葛根、*芪建中汤、补中益气汤加减。”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载:“脱肛之症,用曼陀罗煎浓汤洗之甚效。”
翻阅中医古籍,前人总结了很好的治疗经验,让患者可以免予手术之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