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生产完的妈妈们普遍存在一些烦恼:
腰痛
背痛
漏尿
子宫下垂
性生活质量下降
……
这是自然衰老现象,还是“月子没坐好”?
其实都不是!
这些症状都与女性盆底肌功能障碍相关
盆底康复中心
WOMAN
近日,周女士就在县一院盆底康复中心进行盆底康复训练。“收缩、放松,快收、快放,收缩并保持……”根据盆底康复治疗仪的智能语音提示,她有规律得进行训练。
原来~
为预防和解决广大妇女因盆底肌受损而带来的烦恼,县一院于年8月开设盆底康复中心,采用加拿大进口康复治疗仪,派医护人员专门医院进修学习,致力于解决女性产后康复问题。
“非常高医院开设了盆底康复中心,可为我们这些产后盆底肌出现问题的产妇就近治疗。”周女士是一位“二孩妈妈”,生第一个孩子的时候损伤了盆底肌,她以为这是不可逆的后遗症,其实这些不适是可以通过治疗康复的。她说:“通过这几次的治疗,不适症状有所改善。”
那么
什么是
女性盆底肌功能障碍呢?
我们来了解一下
01
什么是盆底肌?
“
支持盆底的肌肉由外到内,由浅入深分为三层,对排尿、排便及性生活发挥主要作用的则是最内层,即狭义上的盆底肌。
年妇科医生阿诺德·凯格尔博士第一次描述了支撑子宫、膀胱、直肠、小肠的盆底肌肉,也称之为“凯格尔肌肉”或“PC肌”。
02
盆底肌异常有何危害?
“
肌力下降、肌肉松弛
盆底的支持、括约和性功能下降
影响分娩,不利于胎儿顺利娩出
易发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导致夫妻性生活不和谐,性生活满意度降低
因此,我们一定要做好盆底保健,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
03
盆底功能障碍的病因有哪些?
“
盆底功能障碍又称盆底缺陷或盆底支持组织松弛,是各种病因导致的盆底支持薄弱,进而盆腔器官移位引发其他盆腔器官的位置和功能异常。
病因主要归纳为:妊娠、分娩、老年、肥胖、剖宫产或盆腔手术、慢性咳嗽等造成腹压增加。
04
哪些女性需要做盆底康复?
“
1、产后妇女(42天以后):无论是剖宫产还是顺产,产后42天都应进行盆底功能评估,并通过盆底康复恢复受损的盆底。
2、计划妊娠者,尤其计划第二次妊娠的经产妇:在妊娠前进行盆底功能评估,了解盆底的功能,有利于孕前恢复盆底功能,预防或减少妊娠期或产后盆底疾病的发生。
3、围绝经期女性:由于围绝经期雌激素水平的波动,导致盆底功能状态发生改变,可通过盆底康复改善盆底功能。
4、各种尿失禁患者: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打喷嚏、咳嗽、跳绳、爬楼梯、快步走漏尿等)、急迫性尿失禁(尿频、尿急、尿失禁、夜尿次数多、听到流水声想小便等)、混合性尿失禁。
5、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尿频、尿急,伴或不伴尿失禁。
6、尿潴留患者:产后、盆腔术后尿潴留。
7、盆腔器官脱垂患者:轻、中度盆腔器官脱垂(阴道前、后壁膨出,子宫脱垂等)。
8、排便障碍患者:便秘或失禁。
9、盆腔痛患者:慢性盆腔痛、产后盆腔痛、腰腹坠胀酸痛、腰背痛等。
10、阴道松弛或痉挛者。
11、性功能障碍患者:性欲低下、性唤起障碍、性高潮缺失、性交痛等。
12、产后子宫复旧不良、耻骨联合分离、腹直肌分离患者。
13、反复阴道炎、反复尿道炎患者。
14、慢性盆腔炎患者。
15、人流术后:促进人流术后子宫内膜恢复,改善人流术后月经过少。
16、子宫内膜薄造成的不孕者:促进子宫内膜增厚。
17、卵巢早衰、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改善卵巢功能。
18、尿生殖手术前、后需辅助治疗者: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术前和术后,改善术后盆底功能,减少复发。
19、妇科手术如子宫切除术后者:预防和减少术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
20、术后伤口疼痛、愈合不良、疤痕疼痛等。
05
什么时候做最合适?
“
1.*金期
产后42天—6个月内,属于产后恢复的*金期。此时,产后的身体最为脆弱,各项身体指标均处于严重失衡状态,如果在这段时间内,气血得不到恢复,残留*素就无法有效清除,很容易拖延恶化成为各种疾病。
2.理想期
产后6个月至一年半以内,属于产后女性的理想恢复期。经过*金期的恢复,*素已经基本清除,本身的气、血恢复也已基本完成,处于恢复肌体损伤的最佳时机。
3.有效期
产后一年半至三年内,属于产后女性的恢复末期。在这个阶段,应进行综合调理,使身体机能达成最佳平衡,平稳过度到正常生活阶段。
为了帮助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桐一院盆底康复中心开展产前、中、后一体化盆底保健指导,为您量身定制,提供各方面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与康复训练,预防与减少产后疾病发生率,提高产后女性生活质量。
专家门诊时间
每周二:主任医师王梦花
每周三:主任医师王亮英
就诊
上午:8:00-11:30,
下午:夏季13:30-17:00;
冬季13:00-16:30。
想了解更多盆底疾病知识的朋友,可以长按左边
有需要的仙女们,可以拨打上面的电话联系咨询哦~
来源:医院
长按指纹
一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