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决策者?
农银汇理“10营口债”事件追踪
债券风暴仍在疾风骤雨般地进行。
9月10日,宏源证券的债券销售部总经理陈智*和副总经理叶凡被公安机关带走调查,市场认为可能与一级半市场分销债券中所涉及的利益输送有关。当日,宏源证券多位债券销售交易部人士被要求配合调查。现在对于债券核查已经延伸至一级市场和一级半市场。
“宏源证券的债券交易异常活跃,交易对手方比较多,其中涉及到其他券商、基金()等,圈内盛传,宏源证券上述两位人士被带走之后,交代了不少相关人员,接下来将会有更多的人,卷入债市风波。”上述人士如是告诉。
目前有其他大型券商的人士被立案调查,不过上述人士并未透露具体涉案人员。
今年以来,最先引爆债券市场风暴的是万家基金固定收益总监。此后,本报独家报道了农银汇理陷入债市风波。彼时,农银汇理以沉默应对。然而,本报经过深入调查,事件逐步水落石出。而当时事件的主要当事人目前仍在农银汇理任职。
农银汇理涉嫌违规前后
彼时接到的举报信显示,农银汇理在买卖债券时有输送利益之嫌,而且相关基金经理已经请辞。
获得的一份材料显示,有中间机构低价接手了农银汇理持有的10营口债,而后转手给了大连银行丙类账户,这一笔交易使得大连银行丙类账户从中获利超过200万元。这意味着给基民带来了超过200万元的损失。
查阅资料发现,农银汇理旗下基金确实在2010年持有过10营口债。
查询2010年农银汇理旗下共计7只基金的所有定期报告发现,曾经交易过10营口债的基金为农银汇理平衡双利混合和农银汇理中小盘2只基金。其中,农银汇理平衡双利混合2010年二季报显示,截至当期期末持有60万张10营口债,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为3.83%,是所有债券中配置比例最高的。而农银汇理中小盘当期期末则持有80万张10营口债,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为0.93%。
有知情人士同时告诉,农银汇理低价卖出10营口债的事情之前已经被调查过,而这次核查风暴之下,再度被提起。
上述人士同时表示,相关基金经理已经离任,但实际操作中并不只涉及到该基金经理一人,牵涉其中的还有询价、交易、投资等多人。
但农银汇理相关人士告诉本报:“近期公司对债券交易进行了自查,截至目前,没有发现存在利益输送的行为。”
从公开资料看,上述买卖过10营口债的两只基金共涉及到三位基金经理。其中农银汇理平衡双利当时是采取双基金经理制,当时由付柏瑞和陈加荣管理;农银汇理中小盘则由郝兵负责。
郝兵于2010年6月25日离职,随后他并未在公募基金公司任职;2012年,陈加荣“转会”到其他公募基金公司;只有付柏瑞目前仍旧在农银汇理任职。
市场揣测,涉嫌通过买卖债券输送利益的基金经理是郝兵,不过郝兵公开矢口否认。而当时的另外一位基金经理陈加荣成为最大嫌疑人。
今年6月,在一场媒体见面会上,再次向陈加荣核实此事。他告诉,在10营口债2010年6月9日发行之前,已于5月19日卸任了农银汇理平衡双利基金经理一职,公司将该基金的债券投资工作安排给了当时的债券基金经理助理;虽然身为固定收益负责人,当时自己管理的债券基金并没有买营口债,所以也不会统筹安排,去建议其他基金购买,更不可能建议股票型基金购买;无论是作为基金经理抑或是固定收益负责人都没参与,是尽了职的。
事后查证,陈加荣已于2010年5月份不再掌舵农银汇理平衡双利基金。
后经多方求证获悉,当时投资营口债的涉及到农银汇理另外一位投研人士史向明。2010年,农银汇理买卖营口债时,她并未亲自掌管基金产品。
“当时,史并不是基金经理,但是她参与安排基金经理一起买营口债的。因为股票基金经理并不太懂债券市场,对她较为信任。后来,有基金经理因为此事受到了基金公司内部处罚,但是史向明并未受到实质性影响,目前仍在公司任职。”一位知情人士如是告诉。
从不同渠道了解到,史向明是券商债券研究员出身,曾经任职天治基金公司,并曾管理货币基金。2008年因为第一次货币基金的监管风波,离开天治基金。后加盟上投摩根,但因为第一次监管风波的影响,也很快就离开了上投摩根。随后入职农银汇理,直到2010年11月,史向明才度过第一次货币基金的监管风波的静默期,开始担任基金经理,管理农银汇理平衡双利,目前其为农银汇理投资部副总经理。
至今,农银汇理对此事一直三缄其口,监管层亦无定论。
银行间交易大幅萎缩
牵一发而动全身。
“今年4月中旬的债券市场核查风暴见之于报,这已经使得银行间市场交易量大幅萎缩,成交量由1-4月的月均6.98万亿降至5-8月的月均1.6万亿,平均降幅达77%,成交笔数也相应下降61%,而银行间债券市场占据整个债券市场的九成。债券投资主力机构中,农村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成交量降幅最大,分别达到80%多。”深圳某债券基金经理如是告诉。
之前确实不少机构存在养券、代持,但是债券核查风暴以后,机构不敢铤而走险。
“债券市场上很多做法,始作俑者是做货币的投资经理,如代持、养券等。债券市场好的时候,养的债券的收益倒到掌管的货币基金里,提高收益率,有些则倒到自己的账户里。但债券市场的交易和股票市场还不太一样,很多刚入行的人以为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但是事实上债券的交易是完全留痕的,比股票的交易还好查,最后利润到了哪个账户,如何分账都很一目了然。随着监管层核查的力度、制度的完善,现在市场上的基金经理基本不存在这种情况了。”一位资深债券基金经理告诉。
监管层也在逐步要求完善内部制度,虽然监管层开展的都是常规检查,但是检查比以往频繁了。公司层面,现在债券基金经理都要报备自己父母、爱人的家庭地址、证券账户,交易员也是如此。之前,交易员并未要求报备此类信息。
“现在公募基金基本不存在代持的情况,违规成本太高了,一旦被查出来,基本上职业生涯就结束了。”一位基金公司人士分析。
今年债市风暴涉及到不少丙类账户,目前丙类账户已经暂停开户,而基金公司申请开账户也较为艰难,这对基金公司的专户业务影响很大。
“基金公司不少投资债券市场的专户产品业绩很受影响,固定收益类专户产品一般期限是2年,短则一年,而基金要求募集完资金,产品成立后才能申请开债券交易账户,而开户时间有时达到一个月。”沪上基金公司人士表示。
上述人士同时介绍,之前,专户采取的模式是成立之后在开户之前,是用其他机构的账户代持债券。但是现在这种情况基本不再。而开户时间一般需要一个月,这也就意味着投资固定收益的专户产品一个月不能买债券。
据机构人士介绍,基金专户中债券的规模一半以上,这势必影响到了基金专户业务的发展。
“现在基金公司方面,都是常规的现场检查,没有突击检查。但是常规检查的要求较以往更加严格。”又有基金公司固定收益人士如是表示。
“之前一些券商交易比较活跃,交易量也很大,过往很多券商固定收益部人士到临近下午4:30外汇交易中心关机时间还忙得应接不暇,但是现在这部分人很多到下午3点半就比较清闲了,交易量明显萎缩。”深圳某券商固收人士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