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脱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找到便秘根源苏州综合医院首现进口胃肠动 [复制链接]

1#

是不是很多人都会这样

坐下去就起不来了?

各种费劲有木有?

这到底是肿么了??

小科告诉你,你这是便秘!

啥?这也是便秘?

不是几天不拉粑粑才叫便秘么?

便秘

便秘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和(或)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指每周排便少于三次。排便困难包括排便费力、排出困难、排便不尽感、排便费时及需手法辅助排便,慢性便秘的病程至少为6个月。

据流行病学研究表示

我国成人慢性便秘患病率为4%~6%

并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

60岁以上人群慢性便秘患病率可高达22%

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男女患病比例为1:1.22~1:4.56

有人说了,不就是个便秘么

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是要知道,便秘的危害可是很大的啊

首先,便秘对于年轻人来说

有下面这几个危害

1

导致痔疮和肛裂

2

降低生育机会

长期便秘的女子肠道可产生一种物质成分,可以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这一系统的功能,妨碍排卵,从而降低生育机会。

3

*褐斑、痘痘

对于老年人来说,危害更是大了去了

看看下面的这十大危害吧

1

加重心脑血管疾病,易诱发脑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而危及生命。

2

“粪石性”肠梗阻、肠壁溃疡、肠穿孔。

3

诱发憩室病和憩室炎。

4

诱发或加重痔疮、直肠脱垂。

5

增加结肠癌风险。

6

诱发或加重腹壁疝。

7

结肠黑变病。

8

诱发缺血性结肠炎。

9

精神心理障碍。

10

尿潴留及尿道感染。

有人感叹说我怎么就成了

这少数的百分之几里头了呢

下面我们来看看便秘的成因

引起便秘的原因主要分为

非功能性和功能性两种

非功能性主要是指肠管器质性病变、直肠肛门病变、内分泌或代谢性疾病、系统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肠管平滑肌或神经元性病变、结肠神经肌肉病变、神经心理障碍、药物性因素等

今天小科主要和大家聊聊功能性的原因

功能性主要有下述6点

1、进食量少或食物缺乏纤维素或水分不足,对结肠运动的刺激减少。

2、因工作紧张、生活节奏过快、工作性质和时间变化、精神因素等干扰了正常的排便习惯。

3、结肠运动功能紊乱所致,常见于肠易激综合征,系由结肠及乙状结肠痉挛引起,除便秘外同时具有腹痛或腹胀,部分病人可表现为便秘与腹泻交替。

4、腹肌及盆腔肌张力不足,排便推动力不足,难于将粪便排出体外。

5、滥用泻药,形成药物依赖,造成便秘。

6、老年体弱、活动过少、肠痉挛导致排便困难,或由于结肠冗长所致。

为了更好地解决大家的便秘问题

我院引进了一台牛气的进口设备

胃肠动力学检查系统

医院中的首台哟~

这玩意是干嘛的呢?

简单来说,可以进行

食管动力检测、24小时PH-阻抗监测

肛肠动力检测、生物反馈治疗

其中的肛肠动力检测

是帮助医生判断便秘病因的好帮手

以前没有这台设备不也能看便秘么?

简单粗暴的说吧

以前医生看便秘,只能凭经验判断

运气好的,药对症了,吃了有效

运气不好的,药用下去了却没效果

而有了肛肠动力检测

可以辅助医生对你的便秘病因进行判断

看看你是属于正常性便秘呢

还是慢性传输性便秘呢

还是排便障碍性便秘呢

还是混合型便秘呢

然后医生会针对不同便秘的情况

对症下药

做到更客观、更科学、更规范、更精准的治疗

而上面也说了,这台设备有4个功能

其中肛肠动力检测是辅助便秘诊断的

那么这4个功能具体都是怎么肥事呢?

食管动力检测

1、诊断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如贲门失迟缓症,食管裂孔疝,胃食管反流病,胡桃夹食管,食管弥漫性痉挛);

2、抗反流手术前、后评价(如胃底折叠术,胃肠转流术);

3、手术及药物治疗疗效判断(如胃减容术);

4、24小时PH监测前下食道括约肌(LES)定位;

5、吞咽困难、胸骨后不适、反刍、嗳气的辅助诊断。

24小时PH-阻抗监测

1、寻找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原因阻抗监测一方面可以描记食管内容物的行进方向,另一方面可以鉴别食管内容物的物理性质(气体、固体、混合),这样可以明确判别反流物的性质和PH值;

2、抗反流手术前的检查;

3、具有食管外症状或内镜下未见食管炎症的胃食管反流;

4、功能性烧心。

肛肠动力检测

1、便秘病因的辅助诊断;

2、大便失禁的原因鉴定、失禁程度及预后评估;

3、直肠肛门手术或药物治疗后排便功能评估;

4、运用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大便失禁或便秘。

生物反馈治疗

生物反馈通过模拟生物电刺激改善盆底血供,增强患者盆底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促进肠蠕动,增加便意,并指导患者进行正确、自主的肌肉训练,恢复肌肉运动协调性,达到治疗便秘的目的。

适应症:

1、盆底肌痉挛综合征导致的便秘(出口梗阻型便秘)

2、以下原因引起的便秘

——肛门外括约肌张力减弱

——直肠感觉障碍

——直肠受牵制刺激后肛门内外括约肌反应协调性失调

虽然有了设备的助力

但是小科还是希望大家都不要便秘

为此,特地请教了史主任

平时生活中,要如何避免便秘的发生

史主任说,只要掌握四个原则

就可以有效减少便秘的发生

1

掌握排便的“*金时间”

一个是早上起床的“起立反射”,另一个是吃完早饭后的“胃结肠(大肠)反射”。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一有便意马上到厕所。2

掌握正确排便姿势

蹲着排便比坐着容易,肛肠角度越大、直肠越直时,排便越顺畅。

下蹲时腹部压力大,也促进排便。

老年人或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坐马桶时脚下可以踩一个小板凳,上身微微前倾;或用双手捧住下巴,双肘抵在双膝上,然后微微用力向上托下巴,有刺激大肠神经、加快大肠蠕动的功效;也可以轻轻拍打骶尾骨,通过振动刺激肠道助于排便。

3

掌握多饮水多吃粗粮的饮食习惯

保证足量的饮水,每天约ml。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通过增加粪便的容积来改善便秘症状,推荐摄入量为每人每天20-35克。

三餐规律,切忌暴饮暴食,并且要增加运动,无需过于激烈;用前屈腿、后屈腿的运动刺激腹部,或是仰卧,将脚高举过头,像踩脚踏车一样进行运动。

4

掌握锻炼小妙招

1、腹部按摩→摩脐疗法:取坐位或立位,右手手掌放于脐上方,左手掌放于右手背上,顺时针方向向小腹部揉动,揉5分钟,然后按逆时针方向再揉5分钟,共做10分钟。

2、提肛运动→坐、卧和站立时均可进行。方法如下:思想集中,收腹,慢慢呼气,同时用意念有意识地向上收提肛门,当肺中的空气尽量呼出后,屏住呼吸并保持收提肛门2-3秒,然后全身放松,让空气自然进入肺中,静息2-3秒,再重复上述动作。每日至少3次,每次5分钟。

最后,史主任提醒大家

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很必要!

多吃全麦、水果和蔬菜

少吃高糖高脂的饮料

补充动物蛋白时要以鱼肉和禽类为主

少吃红肉或加工过的肉

乳制品要多吃低脂的少吃高脂的

吃坚果和橄榄油来代替*油和反式脂肪酸

保持多做运动,规律运动

我院消化内科非常厉害

还引进了

医院消化科李兆申院士团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