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脱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科技兴院我院放射科圆满完成市科技计划项目 [复制链接]

1#

年是一个特殊而又极其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得我院的科研工作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作为奋战在最前线的科室,放射科在做好抗疫防疫各项工作的同时,始终没有忘记提升自己的硬实力,在疫情得到控制的阶段,我们依然没有半分松懈,用精益求精的认真态度,加快科研工作步伐,争取利用后半年的时间,把上半年被疫情耽误的工作夺回来!“抗疫科研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放射科全体员工万众一心,全体动员,全员参与,圆满完成了大连市科技计划项目《肛门外括约肌控便功能的磁共振盆底动态成像研究》的主体研究工作。

在短短3个月不到的时间里,放射科的科研人员共完成了30例正常志愿者的盆底动态磁共振扫描、数据采集及图像后处理工作,每1例志愿者的数据多达百余项,且动态排便数据很难采集,每采集1例志愿者的数据需要至少连续工作10小时以上,不仅如此,图像后处理和筛选工作更是繁重,因此这项工作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毅力方能完成。疫情期间,志愿者的募集工作也成为摆在科研人员面前的难题之一,该实验对受试者的要求较高,必须具有一定的医学基础,且没有腹部、盆部、肛肠病史及手术史,而且还要能正确理解图像采集人员的指令,为了更好的完成实验,放射科全体同仁科研热情高涨,纷纷报名参与该项研究,经过严格的体格检查,最后确定了本科室25~50岁之间包括医生、技师、护士在内的30名健康志愿者共同参与该项研究。大家不惜牺牲节假日及休息时间,经过严格的训练,积极配合科研工作者完成了图像采集工作。

放射科许国臣教授

主动作为志愿者接受磁共振扫描

参加实验研究的放射科医务人员

科研人员在进行

图像处理及数据采集工作

实验获得的部分

高清图像及相关测量数据

控便是一种复杂的生理过程,其具体机制是几百年来一直困扰着科学界的难题之一。控便机制的未能阐明,严重影响了人们对便秘、失禁、痔疮、肛裂、直肠脱垂、直肠前突、盆底痉挛、盆底松弛等疾病的认识。我院进行的这项肛门外括约肌控便功能的影像学研究意义深远,研究成果可为临床制订盆底及肛门重建手术方案提供理论依据,对盆底的解剖、生理、病理及临床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信源:医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