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脱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医外科学脱肛笔记 [复制链接]

1#

点击上方“蓝字”
  1.定义


  脱肛是直肠黏膜、肛管、直肠全层和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脱出肛门外的一种疾病。相当于西医的直肠脱垂。


  2.病因病机


  小儿气血未旺,老年人气血衰退,中气不足,或妇女分娩用力耗气,气血亏损,以及慢性泻痢、习惯性便秘、长期咳嗽等,均易导致气虚下陷,固摄失司,以致肛管直肠向外脱出。


  1.症状


  起病缓慢,无明显全身症状,早期便后有黏膜肛门脱出,便后能自行还纳,以后渐渐不能自然回复,须手托或平卧方能复位。日久失治,致使直肠各层组织向下移位,直肠或部分乙状结肠脱出,甚至咳嗽、蹲下或行走时也可脱出。因直肠黏膜反复脱出暴露在外,常发生充血、水肿、糜烂、出血,故肛门可流出黏液,刺激肛周皮肤,可引起瘙痒。


  2.分类


  直肠脱垂可分为三度:


  一度脱垂:为直肠黏膜脱出,脱出物淡红色,长3~5cm,触之柔软,无弹性,不易出血,便后可自行回纳。


  二度脱垂:为直肠全层脱出,脱出物长5~10cm,呈圆锥状,淡红色,表面为环状而有层次的黏膜皱襞,触之较厚,有弹性,肛门松弛,便后有时需用手回复。


  三度脱垂:直肠及部分乙状结肠脱出,长达10cm以上,呈圆柱形,触之很厚,肛门松弛无力。


  一度直肠黏膜脱垂与内痔脱出的鉴别


  内痔脱出时痔核分颗脱出,无环状黏膜皱襞,暗红色或青紫色,容易出血。


  脱肛的内治法


  1.脾虚气陷证


  主症:便时肛内肿物脱出,轻重不一,色淡红,伴有肛门坠胀,大便带血,神疲乏力,食欲不振,甚则头昏耳鸣,腰膝酸软,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补气升提,收敛固涩。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2.湿热下注证


  主症:肛内肿物脱出,色紫黯或深红,甚则表面溃破、糜烂,肛门坠痛,肛内指检有灼热感,舌红,苔*腻,脉弦数。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萆薢渗湿汤加减。

往期推荐

绝版资料之中医经方大家谈——郝万山(除夕福利限时免费送粉丝)

元旦福利无套路,郝万山《中医常见内科病的诊断和治疗》全集(珍藏版)

海量中医名家经典讲稿著作全26册,免费领取!

中医临床巨作《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全套册免费领取!

中医巨作《明清名医全书大全》全套30册免费领取!

10万+销量,2万+好评,学中医必备《中医笔记图集系列》全10册,绝版书免费领取!

一个有课程、有资料、有笔记、有导图、有温度的中医中药推广者。

如果你觉得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和在看!

分享给爱中医的朋友吧!

我们会持续会大家分享有用的课程和资料,

可以加小编私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