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脱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为了预防女性咳嗽蹦跳引起的漏尿 [复制链接]

1#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装备自己,请跟我来!关爱自己,请一定跟着我!

(产后劳累)

(产后漏尿)

生活中有好多产后女性朋友有运动、社交恐惧症。为什么?因为一运动,就不自主漏尿,裤子湿透了;一咳嗽,也漏尿,裤子也湿透了。大庭广众之下,太难为情了。

此种情况往往出现在难产、多产、没有很好产后康复的众多女性朋友身上。

像母亲这一辈的女性大都不怎么重视保健,生活条件也有限,出现这种情况,只能无可奈何地忍一忍,一忍就忍了一辈子。

随着现代生活条件的提高,女性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对自身健康认识也进一步提高。

生孩子是人生的大事,让女性从少女变成了母亲。从而也让大部分的女性从少女的形象和形体转变成妇女——母亲的形象和形体,也导致部分女性一部分的身体改变不能复原,如女性产后盆底肌肉、筋膜等的改变。

正因为如此,生孩子引起的盆底肌肉、筋膜等的改变近年进一步引起专家及女性朋友的高度重视。

怀孕的十个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随着孕周的增加,胎儿增大、羊水增多、激素增加等因素作用于盆底肌肉、筋膜、神经,使之张力增加,直至孕足月达到一个高峰。如果这些组织过度受力,其恢复难度将增加,而适当受力则可以使其恢复的很好(就像我们平常的橡皮筋受力,其有一定的负荷阈值,即和胎儿大小、羊水多少、激素水平、神经的疲劳等相关)。生了孩子后,这些盆底组织需逐渐恢复,如有外在的干预,可加速其康复(如做自主盆底操Kgl锻炼或电磁疗产后盆底康复训练等)。如不注意干预或有顽固性便秘、咳嗽、劳累等因素,则继续使盆底组织受力加深伤害,致其不能康复,这样会影响女性以后的生活质量和幸福。

女性的盆底组织对维持盆腔脏器正常生理状态和功能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当盆底组织受到损伤,则盆腔脏器(如下尿路、子宫、阴道、下消化道等)会出现功能障碍,导致系列临床相关症状,该类疾病称之为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包括盆腔器官脱垂(如子宫脱垂、阴道脱垂)、压力性尿失禁、粪失禁和性功能障碍。研究发现此类疾病在成年女性中的发病率较高。

盆底障碍性疾病虽然不会严重威胁女性朋友的健康,但它却影响着女性朋友的生活质量与人际交往,产生自卑与情绪沮丧、食欲、性欲低下等身心障碍。严重影响女性的工作和社会活动,甚至有人将这称之为“社交癌”。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原因很多,包括年龄、肥胖、妊娠和分娩、绝经、慢性咳嗽、便秘、高血压、糖尿病、盆腔手术史等,其中妊娠和分娩是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女性在妊娠分娩的时候特别是难产导致产程延长,由于胎儿对盆底组织产生过度牵拉作用,使盆底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受到影响,支撑盆底组织的肌肉、筋膜、韧带发生形态和功能上不可逆性的改变,使产妇在分娩后肌力发生改变,妊娠和分娩是致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盆底肌肉、筋膜、神经等在正常张力状态下,能有力地支持子宫、卵巢、输卵管和直肠下段、膀胱、尿道及阴道上段,避免子宫脱垂、直肠、膀胱膨出和压力性尿失禁等发生;骨盆底肌肉的收缩可以自主控制尿液排放;盆底肌肉也参与性交过程,对维持正常性功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如何预防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孕期运动)

(产后运动)

应针对疾病引起的原因,包括年龄(特别是绝经后)、肥胖、妊娠和分娩、绝经、慢性咳嗽、便秘、高血压、糖尿病、盆腔手术史等采取重视或预防、处理措施。

应针对主要原因即妊娠和分娩,采取推荐晚婚晚育、避免多产,注意孕期锻炼增加盆底肌肉张力,及时处理纠正孕期异常,如孕期外阴阴道炎症,避免巨大儿、羊水过多、第二产程延长、产钳难产等,产时保护会阴,及时行会阴侧切,解剖对合缝合会阴撕裂伤。产后避免不必要的体力劳动,常规进行产后康复操、盆底康复训炼,注意卫生,避免产褥感染并积极治疗慢性咳嗽或便秘等可使腹压增加的慢性疾病。

(产后训练)

(产后康复锻炼)

阅读以往文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