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脱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为什么要给盆底肌做康复 [复制链接]

1#

什么是盆底肌

盆底肌是指封闭骨盆底部的肌肉群,这个肌肉群就像一张“吊网”一样,将尿道、阴道、肛门、膀胱、子宫、直肠等脏器紧紧的吊住,保持在正常的位置,维持脏器功能的正常运行,如果盆底肌一旦松弛,这些脏器无法保持在原来的位置,功能运行会受到影响,从而出现一些因为盆底肌松弛而引起的问题。

盆底肌会带来哪些危害?

阴道分泌物增多,有异味。

容易引发妇科问题,出现慢性疼痛问题。

咳嗽、打喷嚏时出现漏尿。

子宫、直肠、膀胱等脏器移位,出现子宫脱垂、直肠脱垂,控尿、排便困难等情况。

阴道松弛,性生活疼痛、性生活质量下降。

为什么产后42天做盆底康复呢?

因为产后3个月之内是最佳的“*金时间”,尽早的康复可最大程度恢复盆底肌和神经的功能,当然,如果已经过了产后的*金训练期也不用急,及时逐步进行康复起来也能促进盆底肌的康复。

盆底康复治疗是怎么做的呢?

临床上最常见的物理疗法: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

电刺激原理

采用低频电刺激对神经和肌肉软组织进行治疗,提高神经肌肉兴奋性唤醒部分受压而功能暂停的神经肌细胞,被动锻炼肌力,预防肌肉萎缩,促进神经细胞的恢复。

电刺激功能

肌肉被动收缩锻炼。

唤醒本体感受器。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抑制膀胱逼尿肌收缩。

镇痛。

生物反馈原理

将人们意识不到的生物信号转变为可察觉的,通过模拟声音或视觉信号反馈给患者,让患者根据这些信号有意识的进行盆底肌肉锻炼,纠正偏离正常范围的内脏器官活动的治疗和训练方法。抑制交感神经反射,降低膀胱活动度。

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一般是每周进行2-3次,那剩余的几天应该在家如何做康复训练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