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脱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鸡啄癖症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有好的治疗方法吗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介绍鸡啄癖症的种类、发生原因,提出及时断喙、控制光照时间和强度、降低饲养密度、提供营养完善平衡的日粮等防治措施,可有效避免啄癣蔓延造成的经济损失。

啄癖症是养鸡生产中的一种多发病.常见的有啄羽、啄趾、啄背、啄肛、啄头等。轻者使鸡受伤,重者造成死亡。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啄癖会很快蔓延。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1啄癖的种类

根据啄食的部位不同,一般可分为以下6类。

1.1啄肛癖啄食肛门及其以下腹部.是最严重的一类啄癖。表现啄食肛门以致肛门受伤、出血.有时连直肠也啄食,在肛门区形成一个空洞。见于高产笼养鸡群或开产鸡群,诱因是过大的蛋排出时努责时间长造成脱肛或撕裂,尤其是多见于高产母鸡。也常见于发生腹泻的雏鸡,诱因是肛门带有腥臭粪便。

1.2啄毛癖鸡与鸡相互啄食彼此的羽毛、自身的羽毛或已脱落在地上的羽毛.以致鸡群羽毛不整或全身无毛.啄得皮肉暴露出血后。发展成为啄肉癖。此类型的啄癖常见于产蛋高峰期和换羽期。

1.3啄肉癖表现啄食体表有创伤、体弱有病以及已死亡鸡的肌肉.致使被啄食的鸡仅剩下羽毛和骨架。此类型的啄癖在各日龄的鸡中均可见到。

1.4啄趾癖鸡与鸡之间互相啄彼此的脚趾或自己的脚趾.以致脚趾出血。跛行。皱鸡较常发生此类型的啄病。

1.5食蛋癖有食蛋癖的成年鸡经常啄食产蛋箱内或地面上的蛋.有时母鸡刚产下蛋,鸡群就一拥而去啄食.也有时产蛋母鸡啄食自己生的蛋。主要发生在产蛋鸡群.尤其是高产鸡群。发生的原因多由于饲料缺钙或蛋白质含量不足.常常伴有产薄壳蛋或软壳蛋。

1.6啄冠、啄髯、啄鳞啄冠、啄髯多见于公鸡间争斗.啄鳞多见于脚部被外寄生虫侵袭而发生病变的鸡等。

1.7异食癖病鸡反常地啄食一些在正常情况下不采食或少采食的异物,如石子、沙砾、垫料、水泥、石灰、砖碎粒和粪便等。

2病因

引起啄癖症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2.1疾病因素

2.1.1皮肤寄.生虫鸡虱以羽毛、绒毛及皮肤鳞屑为食.引起羽毛折断而脱落。鸡受到虱体的严重侵袭.刺激皮肤,发生皮肤奇痒和不安,先自行啄羽毛。有创伤后。其余的鸡群一起啄创伤处。

羽螨虫体沿羽轴穿人皮肤,使局部皮肤发炎、潮红、发痒,羽毛变脆、脱落,由于寄生部位奇痒,鸡常啄咬患部羽毛,严重时。羽毛几乎全部脱光,故称为脱毛病,一般鉴于背、臀、腹及翅等皮肤。

2.1.2传染病、肿瘤痛等慢性传染病、肿瘤病等也引起脱羽.

2.2管理因素

2.2.1饲养密度过大饲养密度过大.鸡群拥挤.缺乏运动。

2.2.2采食、饮水不足饲料不足鸡群互相争食咬啄;长时间断水,特别是在夏季,可造成严重的应激脱毛。并伴有产蛋量严重下降。

2.2.3环境污染温度、湿度、通风不良、空气的污染都对鸡羽毛生长有着较大的影响.育雏室闷热.温度过高.或育雏舍过冷而育雏器过暖.雏鸡拥挤易引起啄癖发生;湿度过大,通风不良,鸡群烦燥不安,相互追啄。

2.2.4光照过强光照过强.鸡群兴奋而互啄,或产蛋鸡暴露在阳光下.母鸡不能安静产蛋,常在匆忙产蛋后肛门外突,而招致其他鸡啄食。光照过强,鸡啄癖增多,育雏期光照控制不当,产蛋期易发生啄癖。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2.2.5鸡群没有断喙未断喙的鸡群互相咬啄.引起啄癖发生。

2.3营养因素饲料搭配不当。日粮中缺乏蛋白质、纤维素易引起啄肛。缺乏含硫氨基酸易导致啄羽、啄肛;钙含量不足或钙磷比例失调,会引起啄蛋等。

2.3.1缺乏蛋白质羽毛中的蛋白质为89%。97%.其中角蛋白占蛋白质的85%~90%.当饲料中蛋白质供给量不足时.可引起羽毛生长不良和脱羽。

2.3.2缺乏硫及含硫氨基酸硫是机体内多种物质的构成成分.体内许多氨基酸、维生素、蛋白质中都含有硫。硫及含硫氨基酸缺乏时,可直接影响作为羽毛的主要成分角蛋白的合成.致使家禽特别是成年家禽出现裸躯病。有的甚至全身掉毛后。迟迟不能生长。

2.3.3缺乏微量元素1)锌是动物乃至一切生物最重要的生命元素之一.锌有“生命的火花”之称。锌在家禽体内含量很少。家禽缺锌时,表现羽毛生长缓慢、质地不良.羽毛末端易磨损.严重时翼羽和尾羽全部磨掉。生长家禽缺锌时出现皮炎。羽被发育不良,羽枝脱落。啄羽等。2)钙缺乏或日粮中与其他微量元素比例失调。当日粮中钙过量时主要干扰锌、铜的吸收利用.引起继发性掉毛及皮肤衍生物病变.与锌铜缺乏症状一致。3)碘是甲状腺素的组成成分.它对鸡新陈代谢的速率起着重要调节作用.并参与几乎所有物质的代谢过程。缺碘或碘过多,可引起羽毛生长不良和掉毛现象。

2.3.4缺乏维生素生物素是糖、蛋白质和脂肪的中间代谢中一个重要的辅酶.它参与很多羧化反应。当家禽缺乏生物素时,羽毛出现干燥、变脆、脱落等现象。家禽缺乏叶酸时也出现羽毛脆弱、褪色、脱落等现象。吡哆醇、烟酸、泛酸缺乏。同样可在全身引起对称性的皮肤炎症、掉毛等现象。

2.3.5硒、砷含量过高当饲料中硒、砷含量高时,可引起慢性中*,对其沉积的部位造成损害。家禽表现尾羽逆乱。容易脱毛等。

3防治措施

鸡群发生啄癖症后。及时查找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3.1及时移走互啄倾向较强的鸡.单独饲养,严重者应予淘汰隔离被啄鸡,在被啄部位涂擦龙胆紫、*连素等苦味浓的消炎药物.一方面消炎。另一方面使其他的鸡知苦而退。被啄部位涂抹难闻气味和难看的颜色使鸡失去兴趣,可预防啄癖。由寄生虫、外伤等引起的互相啄食,应及时药物驱虫、杀虫:输卵管外翻或直肠脱垂等引起的互相啄食的应将病鸡淘汰.

3.2及时断喙对雏鸡或成鸡进行断喙.断喙尽管不能完全防止啄癖。但能降低发生率及减轻损伤。最佳的断喙日龄是7~10日龄.也可视具体情况推迟3—5d.过晚断喙嘴尖以后还会伸长,非做修整不可;14周龄以后断喙止血困难.开产前再修喙1次。断喙最好使用断喙器进行.专业人员来操作。上喙切掉1/2,下喙切掉1/3。上下喙切断恰当,烙烧适度.防止流血和喙端不整齐.成功的断喙既可以防止啄癖。又可以减少饲料的浪费。

3.3光照强度和时问适当光照不可过强,以3W/m:的臼炽灯照明亮度为上限:光照时间严格按饲养管理规程给予.光照过强,鸡啄癖增多。对已形成相互啄食习惯的鸡群.可将舍内光线暗调.使鸡能看到食物和饮水即可.必要时可采用红光灯照明;也可将瓜藤类、块茎类和青菜等放在舍内任其啄食,以分散其注意力。

3.4饲养密度合理降低饲养密度。为鸡提供足够的空间。不同品种、不同日龄、不同强弱的鸡要分群饲养.可减少啄癖发生的机会。

3.5环境适宜加强通风换气.最大限度地降低舍内有害气体含量。同时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做好清洁卫生工作,保持地面干燥;环境稳定尽量减少噪音干扰,避免因环境不适而引起的拥挤堆叠、烦燥不安、啄癖增强;喂食要定时定量,并充分供给饮水;更换饲料要逐步进行,最好有l周的过渡时间;母鸡舍内要有足够的产蛋箱。旋转要合理,并定时捡蛋。

3.6日粮营养完善平衡提供营养完善平衡的日粮。饲料要多样化。搭配要合理。最好根据鸡的日粮和生产特点,给予全价日粮,保证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矿物质、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的供给。玉米含量不要超过65%.无动物性蛋白质配方应特别注意氨基酸的平衡,避免饲料单一。在母鸡产蛋高峰期,要注意钙、磷饲料的补充。使日粮中钙的含量达到3.25%。3.75%。钙磷比例为6.5:1.0。日粮中锌的含量不得低于40.0m以g。缺盐引起的啄癣,可在日粮中添加1.50%~2.00%食盐.连续3~4d,但不能长期饲喂,以免引起食盐中*。

3.7日粮中添加含硫氨基酸家禽饲料中胱氨酸、蛋氨酸、硫酸盐的比例应为50.0:41.0:9.0。饲料中硫的含量应为2.3.2.5mg/kg。在日粮中添加0.2%的蛋氨酸,能减少啄癖的发生。当因含硫氨基酸缺乏引起啄癖时.每只鸡每d补充0.5~3.0g生石膏粉.啄羽癖会很快消失。

3.8补喂沙砾,提高消化率可从河沙中选出坚硬、不易破碎的沙石.雏鸡用小米粒大小。成鸡用大豆粒大小。按日粮0.50%~1.00%掺人。还可在鸡舍或运动场内设置沙浴池.或悬挂青饲料.借以增加鸡群的活动时间分散注意力。减少互相啄食的机会。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