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是怎么得的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211/5920693.html白癜风是怎么得的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211/5920693.html肛门直肠疾病是指发生于肛门直肠部位的疾病。常见的有痔、肛隐窝炎、肛裂、肛痈、肛漏、脱肛、息肉痔、锁肛痔等,在古代文献中统称为痔疮、痔瘘。
肛门直肠是消化道的末端,是通于体外的出口。直肠起源于内胚层,肛管起源于外胚层。直肠全长12cm,上端约在第三骶椎平面与乙状结肠相接,下端在尾骨尖稍上方与肛管相连,其上下两端狭小,中间部分膨大,膨大部分称为直肠壶腹。
直肠沿骶尾骨弯曲前方下行,与肛管形成了一近似于90°的角,称肛直角。因此,在作内窥镜检查时,要注意顺应这一角度,以避免损伤直肠。直肠前面的上2/3有腹膜遮盖,并向前反折形成直肠膀胱陷凹或直肠子宫陷凹。直肠两侧上1/3有腹膜遮盖,且向两侧形成腹膜反折。直肠后壁无腹膜遮盖。直肠壁由浆膜层、肌层、黏膜下层、黏膜层四层组织构成,黏膜层丰厚,黏膜下层疏松,因此易与肌层分离而造成直肠黏膜脱垂。直肠腔内有3个半月形的皱襞,称为直肠瓣,其主要作用是防止粪便的逆行。肛管长约3cm,上接直肠,下端止于肛门缘,其周围有内、外括约肌环绕。肛管的表层为复层上皮,下部为鳞状上皮,表面光滑,无汗腺、皮脂腺和毛囊。由于直肠下端变得缩窄,肠腔内黏膜被折成了6—10个纵形的皱襞,称为直肠柱。相邻的两个直肠柱下端之间有半月形皱襞,称为肛门瓣。肛门瓣与直肠柱之间的肠壁黏膜形成开口向上的袋状间隙,称肛隐窝或肛窦。
隐窝底部有肛腺开口,由于该处常积存粪屑,易发生感染,可引发肛隐窝炎,进而导致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肛瘘等疾病。直肠柱的基底部有2—6个乳头状突起,称之为肛乳头,其长度一般≤2mm,局部炎症的刺激可使其增大,临床称之为肛乳头肥大。肛瓣与直肠柱的基底在直肠与肛管交界处形成一条不整齐的交界线,称为齿线。由于齿线上、下组织起源不同,因此在血液供应、淋巴回流、神经支配、内衬上皮等方面也各不相同,齿线是解剖上的重要标志线。肛门括约肌分为内括约肌与外括约肌。内括约肌是直肠环肌在下端的增厚部分,围绕肛管的上2/3,内括约肌是不随意肌,对控制肛门功能有重要作用。外括约肌分皮下部、浅部、深部,受脊髓神经支配,为随意肌。皮下部在肛门缘皮下,是环形肌束,围绕肛管下部,位于内括约肌的外下方,两者之间形成一环形的沟称为括约肌间沟,恰是肛门白线的部位。
手术时皮下部常被切断,但不致引起大便失禁。浅部在皮下部与深部之间,其肌纤维起源于尾骨,向前延伸到肛管后缘附近,分为两束,于肛门内括约肌平面呈弧形绕过肛管两侧,至肛管前又合二为一,止于会阴中心腱。深部位于浅部的上外侧,亦为环形肌束,后半部与耻骨直肠肌相融合,前方肌纤维交叉附于对侧坐骨结节。肛提肌薄而阔,起于骨盆的前壁和侧壁,分耻骨直肠肌、耻骨尾骨肌和髂骨尾骨肌三部分,其主要作用是载托盆内脏器、启闭肛门、协助排便。外括约肌的深、浅二部围绕直肠纵肌及肛门内括约肌并联合肛提肌的耻骨直肠肌,环绕肛管直肠连接处,组成一肌环,称为肛管直肠环。手术时切断该环可引起肛门失禁。肛管和直肠周围有许多间隙,这些间隙内充满疏松结缔组织,容易感染发生脓肿。
其中较大的间隙有5个
①2个骨盆直肠间隙,位于肛提肌上,腹膜反折以下,直肠的两侧。
②1个直肠后间隙,位于骶骨前面与直肠后方之间,两侧与骨盆直肠间隙以直肠侧韧带相隔,间隙内有骶神经丛和交感神经支以及直肠下动脉及骶中动脉。
③2个坐骨直肠间隙,位于肛管两侧,肛提肌下方,坐骨、闭孔内肌的内侧,间隙内有肛门动脉及神经。在肛管的前方和后方,感染的脓液可由一侧坐骨直肠窝通至对侧坐骨直肠窝,形成“蹄铁型”脓肿。
肛门直肠部位的血液供应
主要来自于4支动脉,即直肠上动脉、直肠下动脉、肛门动脉及骶中动脉。
肛门直肠部位有2个静脉丛:
①齿线上的直肠上静脉丛
②位于齿线以下的直肠下静脉丛
肛门直肠的淋巴组织分为上、下两组。上组在齿线以上,包括直肠黏膜下层、肌层、浆膜下以及肠壁外淋巴网。这些淋巴网的淋巴液主要向3个方向汇流:向上至直肠后骶骨前淋巴结,再至乙状结肠系膜根部淋巴结,最后至腹主动脉根部淋巴结;向两旁至肛提肌上淋巴结,再至闭孔淋巴结,最后至髂内淋巴结;向下至两侧坐骨直肠窝淋巴结,然后穿过肛提肌至髂内淋巴结。下组在齿线以下,包括外括约肌、肛管和肛门周围皮下的淋巴网,经会阴部流入腹股沟淋巴结,至髂外淋巴结。上、下组淋巴网经吻合支可彼此相通。直肠受属于植物神经系统的交感、副交感神经支配。肛管部的神经受体神经系统的阴部内神经的分支支配,分布至肛提肌、外括约肌、肛管及肛门周围皮肤。所以,齿线以上的黏膜对痛感迟钝,但在直肠胀满和按压时可感到不适,而肛管和肛门周围皮肤感觉异常敏锐,炎症或手术后刺激可以引起剧烈疼痛,并引起反射性肛提肌和内括约肌痉挛。另外,膀胱颈部的肌肉也受阴部神经支配,因此,肛门部疾病或手术可引起小便困难、尿潴留等。肛管与直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排泄粪便、分泌黏液、吸收水分和部分药物。排便是一复杂而协调的反射性生理动作。在正常情况下,粪便贮存于乙状结肠内,直肠内无粪便,当结肠出现蠕动时,将粪便推入直肠,使直肠下端膨胀而引起便意,反射性地引起内括约肌舒张和外括约肌松弛,从而排出粪便。直肠下端的切除、神经反射的障碍、括约肌张力的丧失都可以引起大便失禁。
为什么生活越好,反而更容易得肛肠疾病呢?
肛肠疾病已经成为现代比较常见的病症,便秘、便血时有发生,特别是痔疮、肛瘘、肛周脓肿更是困扰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总是埋怨疾病找上门,但有没有想过我们的老祖宗,甚至更长远的原始人,为什么就没有肛肠方面的困扰呢?
古人的生活内容没有现代人丰富,原始人的生活更是单一,每天打猎、吃饭、睡觉,连娱乐活动都没有,但他们得痔疮的人却很少。至于其原因,我们总结了几条关键性因素。
1、作息规律。古人的生活节奏比较慢,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作息十分有规律,给身体内的器官充足的休息时间,不仅能令肠道充分消化和吸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还能防止便秘的发生,让排便更加通畅。而现代人夜生活丰富,加班、熬夜都很常见,这就会导致内分泌失调,从而造成肠道功能紊乱,还可能会打破肠道菌群平衡,诱发便秘、腹泻等肠道疾病。
2、饮食。现代食物不断丰富,也推出了许多美味可口的垃圾食品和饮品,它们不利于肠道消化和吸收,甚至还会有致癌物质危害身体健康。最关键的是我们现在吃的食物多是经过加工的精细食物,膳食纤维含量被打了折扣。古人的饮食未曾经过加工,膳食纤维也没有被破坏,更能增加大便的数量,更容易排出体外。
3、憋便。古人的文明礼仪意识不强,并且自然资源丰富,当便意来袭可随便找一处隐蔽的地方就地解决,还可以给花花草草施肥,一举两得。而现代人因为工作、生活等原因,当有便意时不方便去厕所,这就会把便意憋回去,时间久了便意也不会找上门,最终形成便秘。
吸取古人的经验教训,我们建议大家正常作息,早睡早起,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少吃油炸、辛辣、生冷等刺激食物;不要憋便,当感觉到便意后及时排便。
另外,医院特别提醒大家:遇到便秘千万不要一开始就吃泻药,泻药只能改变本次便秘,而无法改善肠道问题,还会加重便秘,因此养成良好的作息、饮食习惯非常必要,不可忽视。